一家千億級「新」券商將誕生!2024年可能合並重組的券商都在這里了

4月25日,國聯證券發佈公告表示,正在籌劃通過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購民生證券控制權並募集配套資金,股票將於4月26日起停牌。國聯證券表示,與民生證券完成整合後,投行、固收、研究、資產管理等主要業務或將躋身行業第一梯隊,成為準頭部券商。從兩家券商數百億的資產規模來看,若未來收購成功,一家全新且總資產超過千億體量的新機構有望出現。

並購重組是證券公司快速擴張並做大做強的一條路徑,也是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監管政策及相關文件的持續出台,證券行業並購重組氣氛升溫。

四輪並購浪潮,見證我國證券業變遷與興衰

我國證券行業自1985年起步以來,經歷了以「分業經營」、「綜合治理」、「一參一控」、「市場化」為主導的四次並購浪潮,其中前三輪均受行政監管推動,根源基於解決或預防行業風險。

一、1995-2002年:「分業經營」並購潮

在行業發展之初,我國證券公司並非獨立運作,而是與其他金融行業混業經營發展。證券業參與方既有專業券商,也有銀行、信託等其他金融機構。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金融亂象的出現,分業管理成為必要的改革措施之一。

為化解證券混業經營的亂象和防範風險,自1995年開始,政府先後出台《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信託法》,將銀行-證券、銀行-信託、信託-證券分離。2001年,證監會頒佈了《關於證券公司增資擴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券商可自主決定增資擴股,證監會不再對其設置先決條件,掀起了證券行業第一波並購重組浪潮。

在此期間,大量商業銀行和信託下的證券經營機構被證券公司收購。部分證券公司抓住機遇並購重組了一系列營業部,大大拓展了業務規模和覆蓋範圍。

分業經營階段部分並購案例:

廣發證券在1994-2001年累計收購超80家證券營業部,成為我國證券業規模較大的券商;1999年,國泰證券和君安證券通過新設合並、增資擴股的方式組建成立國泰君安證券,注冊資本達到37.27億元;2000年,中國銀河證券在合並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和人保5家信託公司所屬的證券業務部門及營業部的基礎上得以組建,注冊資本高達45億元,一躍成為證券行業的龍頭企業。

廣發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等多家券商正是抓住了政策機遇,通過並購重組得以發展壯大。

二、2004-2006年:「綜合治理」並購潮

2000年後,全球證券市場低迷,中國市場也不例外,證券公司普遍虧損。2003年下半年起,持續低迷的市場使得部分券商風險集中暴露,如違規操縱周轉金、私挪客戶保險金、違規持股、財報失真等。

2004年8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中國證監會啓動了為期3年的證券公司綜合治理。這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國九條」政策的實施、高風險證券公司的託管與收購、以及證券法的修訂等,證券行業再次進入並購重組的高潮期。

綜合治理階段部分並購案例:

如2004-2006年,中信證券收購萬通證券、金通證券,重組華夏證券;2005-2006年,華泰證券收購亞洲證券、聯合證券;廣發證券收購第一證券、武漢證券等。

3年間證券行業大清理,共處置了30多家高風險券商,指導重組了近20家風險券商。頭部券商抓住歷史機遇進行了一系列的低成本擴張,實現了自身業務範圍的拓展和區域的佈局。

三、2008-2010年:「一參一控」並購潮

綜合治理後,我國證券公司初步形成了多家大型集團化券商,但一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同時參控多家公司,使得證券公司的股權結構趨同,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問題日益凸顯,影響證券公司的公信力。

為避免同一股東旗下的證券公司間的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防範證券公司的風險。2008年,國務院頒佈《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明確提出了對證券行業的「一參一控」要求。這一要求具體是指「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證券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證券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政策發佈之後「匯金系」、「建銀系」、「中信系」以及「明天系」等金控平台開始了規模龐大的整合。

一參一控階段部分並購案例:

此輪並購重組使得證券公司的股權結構更加清晰、合理,治理結構更加規範,行業逐步進入穩健發展階段。

四、2012至今:「市場化」並購潮

經濟與行業復蘇之後,證券公司紛紛想要做大做強,各家公司為提升競爭力主動尋求並購重組機會,提升實力、補足短板,從而開啓行業並購重組新的階段。

政策方面,2014年3月,國務院頒佈了《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並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減少企業兼並重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優化企業兼並重組的市場環境,鼓勵證券公司開展兼並重組融資業務。2018年11月,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台了一系列關於證券企業並購重組的政策,放寬了企業並購重組的條件

2019年11月,證監會首次明確鼓勵證券行業進行市場化並購:證監會在答復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案時表示,為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證監會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其中,第一條就是「多渠道充實證券公司資本,鼓勵市場化並購重組,支持行業做優做強。支持證券公司在境内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資,優化融資結構,增強資本實力。支持行業内市場化的並購重組活動,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及整合」。

市場化並購階段部分並購案例:

2012年之後,資本市場出現了券商出海、國内並購的案例。2012年,中信證券通過收購里昂證券實現海外佈局業務佈局。2014年,東方財富證券收購香港券商寶華世紀證券、國金證券收購香港券商粵海證券、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2019年,中金公司完成了對中投證券100%股權的收購,彌補中金公司在傳統業務上的短板,實現了優勢互補。2020年,中信證券完成了對廣州證券100%股權的收購,此次收購是中信證券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對華南地區的重新佈局,實現了資源整合,使中信證券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更加優勢地位。

趨勢判斷:證券行業並購重組有望開啓新一輪上升周期

一、政策端:監管層明確鼓勵培育一流投行及投資機構

2023年11月3日,為響應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所提及的「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目標。證監會表態將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重組並購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引導中小機構結合股東背景、區域優勢等資源禀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這是自2019年後,證監會再次提到鼓勵支持證券行業以並購重組方式做優做強。

2024年3月15日,為配合全國兩會政府報告所說的今年任務「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證監會發佈《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明確提及「支持頭部券商及證券行業通過重組並購、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

2024年4月12日,為落實新「國九條」,證監會發佈《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包括完善吸收合並等政策規定,鼓勵引導頭部公司立足主業加大對產業鏈整合力度。

2024年4月25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和整改問責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要推動金融國資國企提質增效,集中力量打造金融業「國家隊」。研究起草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行動方案,推進國有大型金融企業對標世界一流金融企業,突出主業、做精專業,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研究制定推進保險業等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進非銀行金融機構規範發展。推動頭部證券公司做強做優,支持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當天證券會就批準了「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的重大資產重組停牌。

結合歷史經驗來看,我國數次券商並購潮大多由政策驅動,在當前寬松政策背景下,新一輪券商並購潮已經具備了較好的推進基礎。

二、供給端:馬太效應加劇壓力,中小機構或主動尋求被並購

從整體證券業競爭格局來看,頭部券商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持續凸顯。在行業集中度始終維持高位情況下,頭部券商盈利能力較之中小券商顯著超出。

在此背景下,中小券商股東出讓股權意願有所提升,股權轉讓事件頻發,對於部分缺乏鮮明業務特色的中小型券商而言,主動尋求被兼並重組不失為有效的突圍路徑。

三、需求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頭部券商直面海外挑戰

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外資券商加速佈局中國市場,國内券業版圖或將重構。截止目前,我國外商獨資的券商已增至4家,分别為:法巴證券、渣打證券、高盛(中國)和摩根大通(中國)。此外,還有多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别為:瑞銀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星展證券、大和證券(中國)、匯豐前海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高盛高華證券。同時,據證監會官網顯示,至少還有花旗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日興證券、青島意才證券等外資券商的設立申請已獲接收但仍處於審核階段。

與海外頭部投行相比,國内券商規模尚難與海外頭部投行抗衡。通過並購重組擴充規模是境内頭部券商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可行途徑。

當前證券行業並購重組内外部環境已基本具備,内生驅動和政策導向雙重作用下券商間並購整合或將提速。

可能合並重組的券商名單

一、並購計劃正持續推進中的

(一)國聯證券+民生證券

2024年4月25日,國聯證券發佈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停牌公告稱,該公司擬發行股份,收購國聯集團等45名對手方,持有的民生證券95.48%的股權。

2023年3月15日,國聯證券的實控人國聯集團,力壓另外兩位買家(浙商證券和東吳證券),以91.05億元拍得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34.71億股(30.3%股權)。

(二)浙商證券+國都證券

2024年3月29日,浙商證券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重慶信託等5家轉讓方合計持有的11.16億股國都證券股份,佔國都證券股份總數的19.1454%。本次受讓成功後,浙商證券將成為國都證券的第一大股東。據悉,本次股份轉讓浙商證券需要準備近30億元資金。

(三)平安證券+方正證券

2022年12月19日,證監會核準了方正證券等公司變更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批復。

在這份批復里,證監會提到,方正證券應督促中國平安就解決同時控制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等問題在一年内制定並上報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在5年内完成規範整改。

如今一年限定期已到,兩家合並的傳言也愈演愈烈,但截至目前相關方對此都未對外進行正面回應。中國平安回復媒體時僅稱「將從股東價值最大化出發,按照有關監管部門的規定和指引,穩步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

截至目前,兩家券商的是否要進行合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市場上的解讀偏向於兩家會合並,衝入頭部券商的梯隊。

(四)華創證券+太平洋證券

2022年5月,華創證券通過司法拍賣以17.26億元奪得嘉裕投資持有的太平洋10.92%的股權,此後開始走券商主要股東變更申請程序。2023年12月22日晚,證監會披露對太平洋證券變更主要股東的反饋意見。華創證券終於距離入主太平洋僅差臨門一腳。

二、未來可能會並購重組的

(一)同一個實控人

1、匯金:中金公司+中國銀河+申萬宏源+中信建投

2、財政部:東興證券+信達證券

(二)同一個地方國資控制的

1、安徽:華安證券+國元證券

2、浙江:浙商證券+財通證券

3、上海:上海證券+華鑫證券+國泰君安

4、江蘇:華泰證券+南京證券+東吳證券+國聯證券

5、廣東:國信證券+粵開證券

6、福建:華福證券+興業證券

另外,還有一些未上市證券公司,根據地區不同,未來大概率會被大的券商合並收購。

附:證券上市公司實力一覽

注:①證券上市公司相關數據根據各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數據統計,其中,東吳證券、天風證券、中銀證券、山西證券未披露2023年年報,故用其2022年年報數據代替。

②證券上市公司實力按淨資本倒序排列。

來源:尚普IPO咨詢公眾號

2024-04-30T02:16:39Z dg43tfdfdgfd